当前位置:首页 >新闻 >“7·19”大营救 战士们危房中救出 130多人

“7·19”大营救 战士们危房中救出 130多人

文章来源:   责任编辑:admin   时间:2016-07-26 09:10  分享到

 “7·19”大营救 战士们危房中救出 130多人

  安阳县磊口乡北磊口村,这座裂缝的高楼里发生了怎样的生死营救故事?

“7·19”大营救 战士们危房中救出 130多人

  李有付讲述时突然大哭

  □记者段伟朵文许俊文摄影

  核心提示|暴雨成灾,面对咆哮肆虐的洪水,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;然而,面对咆哮肆虐的洪水,人类又显得如此伟大和坚韧。当洪水过去,众多在暴雨突袭一刻的惊险故事“浮”出水面。安阳县磊口乡北磊口村,村口一座高楼,一条触目惊心的裂缝无言讲述着一段生死大营救的故事。

  1

  山洪呼啸锯窗逃生

  “要不是他们奋力营救,我和老伴就没命了,居住在这儿的130多名村民很多人都会被水冲走!”昨日,安阳县磊口乡北磊口村10组62岁的村民李玉生回忆起7月19日晚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,禁不住老泪纵横。

  7月18日,安阳县磊口乡北磊口村的降水量是200毫米,19日中午,降水量已达到339毫米。

  安阳县防汛和气象部门先后通知磊口乡政府:组织群众转移。

  乡里的消息传来,村副支书李有付领完任务就到自己分包的群众家里挨户通知,但是山洪比通知跑得还快。

  下午2时,李有付刚回到家,山洪便呼啸着冲进北磊口村。

  洪水溢满了河道,很快,北磊口村和谐家园的两栋住宅楼,便被汾红江下泄洪水围在了中间。

  李有付开了一下门,几乎推不动,水“呼”的一下涌了进来,他赶紧把门关上。

  望着窗外,陌生得让李有付不认识了,全是咆哮着的浑黄的洪水,已经到了窗户边。

  出不去门,窗口全部被防盗窗封死,这可咋办?

  李有付翻出一把钢锯,锯开不锈钢防盗网一根钢管;试了试,身子出不去。

  屋里的水已经没过胸口。李有付抹一把脸上的水,不知道是洪水、汗水还是泪水,继续锯另一根,他赶在洪水漫过窗口不久,从窗口逃生,通过空调外机爬上二楼。

  昨天记者采访时,李有付说到这里突然大哭,当时的恐惧和无助全部写在这个汉子的眼泪中。

  2

  生死一线紧急营救

  和李有付一样,这个小区还有80余名居民。他们迅速拨打110、119等求助电话,信号逐步消失,手机无法使用。

  就近的安阳市龙安区消防大队6名官兵迅速赶到现场。

  但是,湍急的汾红江水夹杂着树木、石头汹涌而下,看着巨浪将原来的路面和桥板掀翻冲走,根本无法抵达河岸对面。

  村委会副主任李卫勇带领消防官兵沿着汾红江北岸逆流而上,绕道3公里之外的北磊口水库大堤,然后顺着汾红江南岸抵近和谐家园。但是,和谐家园的大门已被洪水卷走,南北楼中间已经成了一条湍急的河道,消防官兵几次试着接近居民楼,都被洪水冲得无法站立。

  眼看着,河水灌进一楼居民家中,渐渐淹没了居民家的窗户。

  紧急求救传到安阳县、安阳市和陆军54集团军猛虎师。安阳市常务副市长陈志伟、军分区司令员刘党峡、安阳县委书记张聪志、县长刘继献赶往现场。

  雨继续瓢泼,降雨量接近600毫米,江水冲淘着大楼的地基。下午4点左右,“嗵”的一声,和谐家园地基突然塌陷下去,北楼西单元整体开始裂缝,雨水灌进了居民家中。大家纷纷跑到最高层,可这座楼却岌岌可危,中间开始分裂。“楼要塌了!”不知道是谁带着哭腔叫了一声,人人心慌。

  危急时刻,接到命令和指令的某装甲团100多名官兵机动到现场。他们迅速绕道汾红江南岸,一部分战士将和谐家园前面平房的50名群众救出,一部分靠近和谐家园的居民楼。

  但是,水流湍急,冲翻了系着安全索的战士,他们无法靠近居民楼。

  居民楼上耷拉下来的网线启发了一线指挥员。

  于是,居民用网线从五楼系上一块砖头,扔到楼前的车库上,战士将救生索系到网线上,居民将网线连同救生索拽回去,救生索另外一头绑在电线杆上,涉水接近正在塌陷的大楼。

  南楼30多名居民全部顺着这条绳索转移到安全地带。

  3

  搭起人墙拦水救人

  北楼与南楼中间依然是汹涌的激流,战士们用同样的办法拉起了绳索,却仍被激流冲得无法通过。

  突击队,给我上。

  10名战士、消防战士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突击队,两人抱成一团,一步一步跨过了激流,冲进了正在塌陷的北楼西单元。

  但是,背着群众出来,根本越不过两楼之间的激流。

  搭人墙!

  在救生索的前面,50名战士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扑通扑通跳进水中,筑起了一道拦水坝。背着群众的战士,抓着绳索,将剩下的50多名群众救出。

  当最后一名群众被救出后,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的9点30分。

  “我也是看着所有人安全离开才走开!”李有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忍不住又哭起来,他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,让所有居民先走,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副支书。

  李有付最后离开这座大楼时,楼已经开始倾斜,中间裂开一条近1米宽的缝。

  评论

  “传统”在灾难面前熠熠生辉

  □本报评论员赵志疆

  伴随着安阳特大暴雨,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及时公开的信息发布,以及更加顺畅有序的应对机制。面对灾难,公众少了一些恐慌,多了几分坚定。

  灾难面前无需煽情,痛彻心扉的灾难本身足以使人泪流满面。抢险救灾无需动员,骨肉同胞之情使我们对每个人的不幸感同身受。灾难发生后,大河报报道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,经他们之手,关于这场灾难现场的点点滴滴呈现在公众面前。

  “这个时候党员不上,咋让群众心安?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。”天喜镇村64岁的副支部书记李银豹,与村里的党员一起自筹资金抢修村中供电、供水设施,不需要豪言壮语,这种质朴的声音对乡亲们来说,无疑就是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
  “我一周没回过家了,每天都要来各个村转一遍。”作为南平村的包村干部,安阳善应镇副镇长武红亮每天都行走在“废墟”上,少则一万多步,多则2万多步,为的就是走出一条重建家园之路。

  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中,一个村支书徒步行走一个半小时,为的只是向外界报一声平安。

  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,三里湾村“第一书记”立刻奔赴现场,不幸滑入山谷身受重伤,直到3天后才被背出山谷。

  为了不打搅群众,救灾官兵席地而睡,为了救灾官兵吃上一口早餐,老大妈彻夜未眠——身处和平年代,如此“军民鱼水情深”的场景,更加令人难以忘怀。

  悲伤与关怀同在,灾难与希望共存。灾难不仅让我们直面苦难,而且也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,爱与关怀的力量足以驱散灾难的阴霾。

  7月23日,“大河报”号直升机紧急增援,向安阳重灾区空投救援物资。借助现代化工具,灾区困境暂时得以缓解,重建家园之路任重而道远,在此过程中,现代化工具大有裨益,不过,有一种传统更加不可或缺——对于灾区而言,这种传统是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;对于其他人来说,这种传统是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。这种传统以及其所展示的强大生命力,正是我们一脉相传的文化之根。

  灾难终将成为过去时,相比之下,危机预警、信息披露等机制建设应该永远都是进行时。将现代化的综合管理与传统的人文情怀相结合,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、远离灾难。

免责声明:

本站部分内容、观点、图片、文字、视频来自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、著作权、肖像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(qq:748492175),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。

热门文章